全省道路运输工作会议后,西安市交通运输管理处认真学习洪峰副省长、曹森厅长的讲话和李永民副厅长的工作报告,针对今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进行再动员,紧紧围绕全年工作目标,一手抓重点工作推进,一手抓具体工作落实。
围绕加快重点工作推进,西安市运管处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筹建旅游运输服务中心。西安市运管处积极筹建旅游运输服务中心,旅行社租用旅游车辆将通过“旅游运输服务中心”提供的旅游运输业务交易平台进行,实行“统一结算运费、网上签单管理”,从而在根本上规范西安市旅游客运市场,降低车辆安全事故发生率,杜绝黑车营运,促进旅游客运健康发展。西安市交通局、市旅游局联合下发了《关于旅游客运实施统一结算运费网上签单管理的通知》,指导旅游运输协会和旅游协会旅行社分会确定共同规则、长期合同、趟次合同内容,要求双方共同遵守执行。目前旅游服务中心组建已经全面开展,计划于2008年11月进入试运营。
二是筹备微机联网售票。为了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使旅客在全市任何客运站能够掌握各方向的线路售票情况,方便旅客选择出行,并且更加方便快捷地购票,西安市在全市7个一级客运站实行公路客运计算机联网售票。目前已经进行了西安市公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的开发和调试,编制完成了《西安市公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建设实施方案》和《西安市公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运营方案》,预计在国庆节前完成市区内七个一级站联网售票并投入试运营,2009年1月1日后正式运营。
三是开展“人文奥运·导乘服务”活动。将导乘服务作为加强站场源头管理的抓手,按照“三优三化”标准,全市一级客运站已于4月20日前将导乘人员、导乘岗位、导乘标志设置到位;对导乘员的应知应会、形体动作、实际操作能力进行了考核,实行持证上岗;统一制作了导乘授带,规范了导乘用语,统一下发“绿色奥运·导乘服务”宣传口号。5月份客运站场导乘服务工作全面开展。
四是加强客运站场建设和管理。将公路主枢纽建设和旅游客运、城市公交作为创建“全国一流道路运输体系”的突破口;制定《西安市客运站场经营规范》、《西安市客运站场服务标准》、《西安市客运站场考核办法》,把站场管理作为落实全省道路运输工作会议的重中之重,各客运站场于4月份起全面实施,全面提升站场服务水平。
五是认真做好体制改革调研工作。全省道路运输工作会议后,西安市运管处遵照会议精神,认真部署全市运管体制改革前期准备工作。市处成立了领导小组,进行西安市区县运管站人、财、物摸底登记;协助西安市交通局制订改制方案,研究市级运管机构的管理职能、科学设置内设机构、完善机构职能;严格编制管理,制定出台运管人员逢进必考《实施意见》并上报市政府,全面加快市级垂直管理的步伐。
为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西安市运管处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实完善质量信誉考核机制。完善交通运输服务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把考核结果作为配置运输资源和客运线路经营权招投标的主要依据,实现准入和退出机制程序化、规范化。
二是实行服务质量招投标制。建立旅游客运的长效管理机制,制订《服务质量招投标管理办法》,对旅游车辆的新增、延续经营实行服务质量招投标试点工作;将线路经营权与企业规模、企业等级、服务质量、安全管理挂钩,制定考核标准,实行分值考核;对管理不善的旅游企业否决招投标资格,鼓励信誉好的旅游企业加快发展。
三是积极发展农村道路客运。坚持“路运并举,和谐发展”原则,推进“路、站、运”一体化发展;积极实施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加快推进农村客运站点建设。按照“路通车通”的要求,2008年度开通农村客运线路10条,建设等级站11个,招呼站167个,农村客运网络覆盖率达到84%。
四是深化企业经营结构调整。以落实企业安全责任主体为核心,加快推进清理挂靠经营步伐,完成老旧线路运力和线路资源整合。2008年对魏寨、马额、楼观、高陵东线、西阎高速、西沣路原有中巴、西太路原有中巴等9条线路进行改造,力争市境内线路资源整合达到70%以上。同时配合省运管局做好包茂、西宝线路的整合和运力投放。
五是设立违章处理中心。建立独立执法、集中处理、查处分离、罚缴分离的“大网络、大稽查”格局,实现行政处罚信息化、电子化、网络化。成立运政稽查违章处理中心,通过网络监督各稽查站执行情况。对各区县运管站推行交通违法违规行为微机化管理,实现执法文书的统一打印,实现执法文书的规范制作。
六是建立稽查管理新机制。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队伍建设,将市运管处机关及下属直属站的6个运政稽查大队重组。加大稽查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中心平台逐步实现全市道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和运政稽查联网运行、业务协同,实现稽查人员现场对运输车辆营运证件进行核实,现场查询证件真伪,增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准确性。健全运输企业“黑名单”制度,加大“打黑纠违”力度,规范道路运输市场秩序。
七是开展百日专项整治活动。巩固“搜狐”行动专项整治成果,市处抽调城南运政稽查大队、城西运政稽查大队、公交运政稽查大队、莲湖区运政稽查大队、长安区运政稽查大队、临潼区运政稽查大队从2008年4月10日至2008年7月18日开展百日专项整治活动,在长安路沿线、火车站区域以及临潼区旅游景点、长安区境内等“非法”经营的重点区域,重点打击道路旅客班线运输、旅游运输以及依附在公交线路上的“非法”经营业户以及旅游车辆无包车牌证从事班线运输或跨省运输,确保运输市场规范有序。
八是整章建制规范管理。完成《西安市道路运输经营许可管理办法》、《西安市交通物流发展指导意见》、《西安市货运站场服务规范》、《西安市道路运输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范》、《运政稽查工作规范》等规章制度,规范管理,夯实道路运输发展基础。
九是发挥市级GPS运营调度平台的作用。目前已在市级平台注册的班线车辆1002辆,旅游车辆1174辆,占需装车辆的82%;已在市级平台注册的危运车辆1635辆,其中1100多辆的GPS系统从3月24日开始更新和安装,4月底更新完毕。充分发挥GPS调度管理系统作用,运用电子围栏、速度监控、轨迹跟踪等先进技术手段加大对客运、旅游及危险品运输车辆的动态监管力度,逐步实现运力调度、运行监控功能。制定了营运车辆车载GPS应用管理办法和考核指标体系,规范营运车辆GPS应用。
十是成立专门的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监管中心。从安全监管角度出发,深度挖掘GPS应用,对全市营运车辆的运行速度、全市旅游车辆的营运范围、班线车辆的营运线路、危货车辆禁入/禁出区域等进行监控。同时对旅游车辆服务中心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对客服中心(96716)提供的反映信息及投诉及时处理。对获取的监管信息及时反馈相关业务科室和企业,并记入企业安全管理档案,建立网络监管信息交流渠道,实现信息共享。
十一是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完善安全管理办法,根据市局审核意见,对《西安市道路运输经营许可管理办法》、《西安市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西安市道路运输(水上)安全隐患治理办法》进行修改完善,力争在5月份下发全行业执行。开展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根据国务院2008年“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总体要求,从2008年3月15日至5月15日开展为期60天的3.15安全警示教育和全市道路运输安全生产隐患专项整治工作。
十二是加快货运物流站场建设。完成马家湾货运站物流仓储区和信息大楼建设工程。加快筹建西安国际港务区新筑集装箱中转站、西安泾河货运站、西安河池寨货运站三个一级货运枢纽站和12个三级以上货运站。完善县乡级货运服务网络。
十三是加快货运结构调整。引导、扶持一批交通运输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集团网络化发展。积极扶持已进入全国物流百强企业的中陕物流陕西大件和秦粤快运,带动西安市运输企业向物流业转向。
&nb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