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堪重负的公路―旬邑县运管所治超工作纪实
来源:旬邑县运管所
发表日期:2008-06-03 00:00:00
点击量:7320
 
    旬邑县野炭路是一条通往煤矿的全干公路,修成不久,该公路就变得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周边的群众怨声载道:“这路是晴天漫天尘土,雨天泥泞不堪,都是每天拉煤的大货车把公路压成了这个样子”。跑班线的车主也很无奈:“真怕跑这些通往煤矿的路,费时费力不说,还缩短车的寿命”。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力争把超限超载车辆控制在源头,旬邑县运管所从调查摸底入手,探索工作路子,创新工作机制,对全县11个煤矿进行了深入而详细的调查摸底。根据煤矿的生产量,确定了中达燕家河煤矿等四个煤矿为一类货源地,七里川等六个煤矿为二类货源地,皇楼沟为三类货物集散地,为源头监管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之后,该县运管所有针对性地采取各项措施。一是创新宣传机制。通过在电视台制作专题片、出动宣传车、散发宣传资料、悬挂横幅,并设立投诉电话,营造良好的治超舆论氛围,真正使治超工作成为一项全民参与、共同治理的系统工程。仅2007年,旬邑运管所在该县电视台播放治超专题片资料450分钟、悬挂横幅104条、张贴标语210条、散发宣传资料12000份,使治理车辆的超限超载工作做到了家喻户晓。二是创新日常督查机制。由一名专管治超的副所长带队,安排全所30人进驻煤矿检查;同时设立了5人巡查中队,随时检查三类货源地的超载,并监督检查一、二类煤矿的排查情况,对每一辆出厂车辆都进行严格的检查、登记,对于超载车辆,坚决要求其反矿卸载。三是创新奖罚机制。该所在年初与各煤矿签定了目标责任书,对属于企业、厂矿责任的,责令其整改,并加入“黑名单”;对屡教不改的,上报上级主管部门,责令其整顿。同时,把治超工作纳入治超执法人员的目标责任制考核,对于治超人员值勤期间出现的超载车辆,要求其做出检查,并在月奖惩中兑现,有效加强了执法人员的治超责任感和使命感。四是创新严管长效机制,把治超工作与查处非法改装车辆相结合。对于非法改装车辆坚决拆卸,用强制手段把非法改装车辆恢复到正常状态;同时,进行责任倒查,追查非法改装车辆源头,查出非法车辆改装点,坚决予以取缔。建立了道路运输超限超载车辆和运输企业“黑名单”制度、源头治超工作问责制度、“五位一体”联合治超制度、治超经费管理制度、治超执法人员管理制度,用制度保证了治超工作的有序进行。五是落实领导负责机制。由一把手任组长,确定了一名主管副所长任副组长,各相关人员为成员的治超领导小组,使治超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监督负责的领导机制,真正把治超工作落到实处。

    截至目前,旬邑县运管所源头治超共检查运输车辆52098辆,劝返超载车辆1106辆,卸载货物5298吨,查处非法改装车辆215辆,超限超载率控制在了2%以内,不但保证了公路完好畅通,而且大大降低了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使治超工作取得了实效。
 
 
 
Copyright © 2019 陕西省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 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9021号

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8号 邮编:710003 电话:029-87325981

网站地图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