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榆林市公路运输量专项调查工作从11月1日正式启动以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共调查样本车辆1195辆,其中,营运性客车421辆,货车374辆,建制村非营业性运输车辆400辆,超额完成省运输量专调办下达的最低样本量要求,截止11月30日,所有外业数据采集和调查表的审核工作已全部完成,调查数据整体上符合方案要求,所有调查表已由长安大学调查员带回省运输量专项调查办公室做进一步技术处理。
领导重视 成立机构
按照交通部和省专项调查办公室对今年公路运输量专项调查工作的安排部署,榆林市运管处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年初就把运输量专项调查工作列入2008年度运管工作目标考评内容之中。4月份,市处成立了由庞保洲处长任组长相关科室的主管领导为副组长以及相关科室的业务骨干为成员的专项调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并划分了协调组、技术组和通信组三个小组,各县(区)运管所以及榆林恒泰汽车运输集团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确保了调查工作组织健全、人员到位。
加强培训 夯实基础
为了深刻学习领会全国公路水路运输量专项调查方案精神,9月25日至26日,榆林市运管处召集各县(区)运管所主管领导、统计员和各县(区)部分客、货运输企业主管经理、市运管处相关科室人员共60多人举办了为期二天的公路运输量专项调查培训班,培训班邀请了长安大学副教授张志俊主讲,系统地讲解和演示了《陕西省公路运输量专项调查方案》中的市、县两级调查组织方案和调查技术方案中运管人员和运输企业的任务以及本次调查的政策目标,并对调查员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培训结束后还对所有培训人员进行了闭卷考试。10月31日,市运管处再次组织召开了各县(区)运管所主管领导、统计、二、三级客运企业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参加的全市公路运输量专项调查正式调查布置会,省专调办派来的20名调查员和带队老师也参加了会议。会议要求一是对调查员的吃、行、住等接待工作要安排好;二是对调查工作的配合要到位, 要求全程跟踪配合调查员开展调查,并一定要确保安全;三是要求通信畅通,制定每天汇报制度,每天晚上汇报,有问题要报,没问题也要报一声平安。
加大宣传 营造氛围
从10月以来,市县运管部门对公路运输量调查工作进行了广泛宣传。期间,共下发和张贴“宣传海报”3000余份,统一制做了30条宣传横幅悬挂在经营省际班线的汽车客运站和大型运输企业、站场,在各个汽车客运站白天每各1小时利用广播读播一次“致社会各界朋友的一封信”和 “致被调查对象的一封信”,汽车站和建制村利用黑板报宣传60多片“致信”,为了感谢被调查对象的积极配合支持,以及更好的得到宣传,在正式调查开始时,榆林市运管处花费了5万多元专门定制了1500个刻有“2008年公路运输量专项调查留念—榆林市运管处”字样的高级真空水杯,用于被调查者对象做纪念。
督导检查 保证质量
正式调查工作开展以来,市运管处专项办人员陪同长安大学的带队老师多次深入基层调查一线进行督导检查,每到一处,都要详细查看各单位的宣传工作是否到位,是否张贴海报、悬挂横幅、散发传单,是否能组织协调好长安大学调查员进行外业数据的采集特别是进行建制村调查工作,督促检查跨省班线客运站调查的开展情况及燃油消耗经营收入调查情况,并现场解答各单位具体调查业务人员提出的问题,指出存在的不足。针对农村建制村四轮拖拉机少,调查困难的问题,检查组人员会同县(区)运管部门积极与当地农机部门、乡政府取得联系,争得他们的配合和支持,确保了四轮拖拉机样本量要求,极大地鼓舞了调查员们的士气。
仔细审核 严格把关
11月29日,调查任务全部结束后,榆林市运管处专项办专门从县区运管所抽调了5名业务精通、责任心强的老统计人员和市专项办人员一起严格按照《陕西公路运输量专项调查表审核办法》对所有调查表逐车、逐表、逐项进行了审核, 对审核中发现的逻辑性错误等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对一些车主自行记录表中的加油信息和运输信息填写不清楚、不准确的,审核员逐一通过电话对车主进行回访,确保了调查数据的准确。审核结束后,还对所有调查表格进行了备份存档。目前,榆林市专项办正在开展回访和数据录入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