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集中打击“黑车”等非法从事出租汽车、班线客运经营专项治理活动开展以来,榆林市、县交通、公安部门联合行动,抽调素质高、业务精、作风硬的执法人员组成联合执法队,采用“包片、包线、包干”措施和蹲点守候、跟踪稽查、群众举报、联合检查等方式,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打黑”专项治理活动,重点对“黑车”、“黑面的”、“黑出租”和“黑驾校”、“黑车托”以及维修市场中的马路“黑摊点”进行打击,切实维护广大经营者和乘客的合法权益。
加大宣传 营造氛围
“打黑”活动开展以来,榆林市县交通、公安、运政、城客等部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通过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开办专栏、编制简报等多种形式对“打黑”专项治理活动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市打击非法经营专项治理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榆林运政信息网》上增设了“打黑”专栏,并创办了“榆林市交通局、公安局打击黑车等非法经营专项治理活动”专刊,大力宣传打击“黑车”非法经营活动的意义和违法经营行为的危害性,宣传和推广各县(区)好的经验和做法,同时,各县(区)也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期间,榆林市共编发专刊5期,出动宣传车600余车次,发放传单6万余份,悬挂横幅120余幅,在1500多辆出租车的LEO电子屏上宣传“打黑”活动,市县电视台共播放“打黑”内容的定格字幕和游飞字幕6幅40余次,播发专题报道15次,3月30日陕西电视台《今日播报》对榆林市的“打黑”情况进行了报道,榆林新闻网、陕西运政网、陕西交通报、陕西交通厅网站、中国道路运输网等媒体均多次报道了该市的“打黑”情况,通过多渠道、高频率、大范围的宣传,形成了“打黑”高压态势,使“打黑”工作深入人心,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督导检查 保证实效
专项整治活动开展后,省、市、县均成立了“打黑”专项治理活动督导检查组,高标准、严要求、不定期到各地指导、督促、检查专项治理工作,协调解决存在问题,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同时也极大地鼓舞了一线执法人员的士气。3月10日至13日,省“打黑”专项治理活动督导检查组一行来榆林督导专项治理活动的组织、部署、落实情况和交通、公安部门的协调配合情况,暗访了榆林市城区“黑出租”治理情况,并对今后“打黑”工作提出了六点要求:一是要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二部二厅的通知精神和交通厅、公安厅领导在全省“打黑”视频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二是要加强重要场所的宣传,形成“打黑”高压态势;三是既要文明执法、严格执法,又要安全执法,在执法过程中,要讲究方式方法,一定要联合执法,严禁超越权限单方上路执法;四是要在重点线路、区域、场所、县(区)组织展开一些专项治理的联合行动。五是要认真研究道路运输市场治理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六是加强信息的报送,及时反映专项治理活动的开展情况,共同推动这次活动取得实效。
发动群众 提供线索
为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鼓励社会各界积极提供和举报“黑车”等非法营运线索,市、县交通、公安、运政、城客等部门均设立了投诉举报电话,并安排专人负责举报、投诉的受理、督办和回复。“打黑”工作开展以来,各单位共收到群众举报投诉材料120余份,举报投诉电话60余个。市运管处还邀请城区的出租车、班线客车车主加入到“打黑”队伍,让他们主动当起“打黑”的信息员,把营运过程中收集和发现的各种“黑车”非法营运的车号及证据及时反馈给运管部门。目前,已收到“信息员”举报非法营运车辆130辆,为“打黑”提供了可靠依据。
确定重点 重拳出击
“打黑”行动一开始,市、县交通、公安、运政、城客部门根据对辖区内客运站(场)、货物集散、商品交易市场周边地区及旅游景点“黑车”经营活动区域摸底调查取得的第一手资料,结合辖区的实际情况,分别确定了打击的重点对象和城市主要路口、车站、高速路口等重点区域,对那些经常从事非法经营的“黑车”,采取灵活机动的稽查方式,务求一举查扣,对那些流动组客车辆及隐秘的“黑车”停车点进行跟踪调查,充分取证后依法查扣,使“黑车”无处藏身。在稽查中采取设点暗查、例检明查相结合的办法,对重点区域的非法营运车辆进行多时段、全天候的突击检查,对查扣的“黑车”在电视等媒体上集中曝光,统一处罚标准,公开处理过程。活动开展以来,榆林市共查扣 “黑车”800余辆,“黑出租”300辆,“黑摩的”250辆,查处违规营运的出租248车次,处罚各种违法违规经营客车760辆,有一名“黑车”闹事人员被刑事拘留,三名“黑车”闹事人员被行政拘留,极大地打击了非法经营的嚣张气焰,维护了广大经营者和乘客的合法权益,道路运输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出租车、班线客车的实载率普遍提高近30%,客运效益明显增加,广大道路客运经营者无不拍手称快,自发向运政、城客部门赠送锦旗表示感谢,目前,全市已收到经营者赠送锦旗7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