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内容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要闻

不倒的旗帜

—— 记省级劳模李双宝

来源:厅宣教中心 发布时间:2011-07-12 18:43:58 点击量:2858

        提起李双宝,在洛南、在商洛特别是在公路系统赫赫有名,凡是工作经历在15年以上的人都知道,当年18岁参加工作的他,在公路上辛勤工作了40余年。

        李双宝,退休前任洛南公路管理段工会主席,曾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佳养路工”、交通部“两个文明建设标兵”、陕西省劳动模范称号。商洛市第一、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洛南县第十二、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09年被授予商洛市“文明市民标兵”称号。

        “一路汗水一路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我们对李双宝同志的工作写照。1968年参加工作,一直担任着公路养护道班班长,在他当班长期间,首创全省第一个“全优路道班”,总结出了油路补坑槽的13道工序,他的经验在全省推广。1992年,他任洛南公路管理段副段长,主管公路养护工作,2002年任段工会主席。他以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身份出入于公路养护一线,用共产党员的标准努力践行自己的诺言,他有着满腔的革命热情,一心一意干工作,把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我们的公路养护事业,被誉为职工的带头人。

        李双宝任段工会主席期间,围绕公路养护中心工作,带领全段职工积极开展了以“比、学、赶、帮、超”为主题的劳动竞赛活动。在公路养护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号召全段职工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活动。为配合养护机制改革,以大局为重,引导职工正确理解改革;引导职工只有不断学习、努力工作,树立竞争意识,才能不被时代淘汰。他深深理解职工是根本、养护是基础,虽然他不在养护岗位上,但每年下基层参加公路养护工作的天数都在100天以上,积极为公路养护管理出谋划策,把自己的工作经验传授给青年职工,有时还手把手教授,通过他的传授,职工的养护技术得到迅速提高,被职工誉为“家庭教授”;在职工教育管理上,他鼓励职工自学成才,先后有10位职工进入成人学校进行深造,为公路养护不断培养人才;在关心职工生活上,他能够坚持和职工谈心,做到“四必访”,即:职工有事必访、有困难必访、红白喜事必访、退休职工必访;在开展送温暖和帮扶救助活动中,他个人为贫困职工或灾区捐款每年都在500元以上。

        在公路养护事业摸爬滚打了40年的李双宝,依然没有放松对公路养护事业的执着追求,依然履行着自己职责。他常寻思,要在退休之前为职工留些什么,为职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2006年,段领导班子经过认真考虑,将职工最关心的住宅楼建设工程交给他。住宅楼工程关系着每个集资建房户的利益,因此,他从房建招标开始,就和负责施工的同志一起考察施工队,研究方案,施工过程中,遇到关键工序他几乎每天都要到工地巡查,对施工队严格要求,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在进行工序衔接之前必须验收,方可进入下道工序,在工程浇注时他都在场。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对职工关心爱护,受到职工的赞扬和领导的好评。

        2008年6月,李双宝光荣退休了,对一般人来说这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但对李双宝来说,他人虽退但心没有退、热爱公路的责任心没有减。他曾经多次到尖角道班和年轻职工交谈,传授公路养护技术,在养护中心现场指导油路补坑槽的各道工序及油路养护技术。2011年4月下旬,他听说养护中心在城区加铺油路面,就到场帮忙,并积极参与铺筑前基层的清扫、摊铺后的缺陷修复。近两年来,由于养护机制改革,段机关人员少,他就帮忙打扫卫生、整修花园;他时刻关注着洛南段的发展,常把自己的看法和思路讲给段领导班子,使段领导班子受益匪浅。

        这就是李双宝,一位已经退休三年了的“老公路”,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当初参加工作时立下的誓言,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公路养护事业。正是为了实现自己的诺言,他以无私奉献的“铺路石”精神,默默地发挥着夕阳余热的作用。

分享到:
  
Copyright © 2019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 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9021号 网站标识码:6100000013

地址:西安市唐延路6号 邮编:710075

建议您使用IE9以上版本或其它支持Html5的浏览器进行浏览

值班室电话:029-88869099 传真:029-88869011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