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干线公路“十一五”发展成就可概括为“东部理念、西部条件、发达地区的水平”。咸阳干线公路作为全省干线公路的组成分子,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十二五”立足新起点、审视新形势,机遇与压力并存,如何巩固成果,建立干线公路养管工作长效机制成了公路人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思考一:路政管理和公路养护应有机结合。公路养护是一项重复性、循环性极强的工作,公路产品全天候要处于合格产品状态,不但需要养护人员不间断的劳作修缮,更需要管理人员对公众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损坏及时进行制止和管理,使创造成果和保护成果有机结合,以求延长使用周期。近期国务院颁发的《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对公路养护和管理责任进行了详尽规定,也充分表明公路养护和管理密不可分,只养不管是徒劳,只管不养是倒退,管养均不到位是松懈。路政管理是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养达优良、管要到位,是建立长效机制的重要措施。
笔者认为,目前咸阳干线公路养管工作需解决好以下问题:一是着力配合全市公路环境综合整治活动,重点解决一些焦点、难点问题,提升公路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度,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二是结合咸阳干线公路“三标”贯标体系的运行,规范养护、路政人员行为和操作程序。路政、养护建立联勤联动机制,同巡查、同考核,在路政管理新格局形成并及时进入角色后,探索更为有效的管理方法,以管济养,以养促管。三是公路养护应在已建成的养护管理示范路、厅级文明路,已实施完成的大中修工程路段上多下功夫,创新管理模式,提升和巩固已获成果,打造各自区域内的服务品牌,更应在危桥病隧、安保工程、高危边坡治理等方面高度重视,提升公路应急保畅通行能力。四是路政管理应以最大限度地维护路产路权、减轻道工劳动强度为己任进行执法管理。首先要净化公路两边环境,制止、拆除公路两边违章建筑,拆除非公路标志,取缔非法加水洗车点,清除两边堆积物。其次占用审批要合理,公路搭接硬化长度要标准,以减轻污染。再次流动治超要灵活,重点应 放在未设收费站而煤炭和建材运输量大的路段。
思考二:改善养护手段是公路养护发展方向。“十一五”干线公路大检查,路面坑槽修补要求要全断面或半幅整体修补,保证平整度、美观、精细度以及耐久性。大量新技术如科宁冷补料、同步碎石、微表处、柔性基层、冷再生等的推广应用,仅用洋镐、扫帚、铁锨等简单的养护手段已无法满足要求;按照示范路的养护标准,道工单公里范围内的养护作业内容和劳动量明显增加很多,加之如遇矿区、建材运输区等恶劣环境,不改善作业手段,道工在现有作业手段前提下,如何有效提高工效、完成任务量都成了问题;特殊路段的养护更需要改善养护手段,在咸阳如彬县太峪、永寿永坪隧道,长武黑河特大桥,北五县的多处地质灾害路段,如养护手段不当,随时会出现危及道工生命安全的事故。因此,改善养护手段不容忽视。
在道路路况逐步趋于良性循环的今天,路基保养市场化、小修工作集约化、大中修工程社会化已具备条件,咸阳公路局审时度势,在路基保养方面尽量配齐配足了小型设备如割草机、冲击夯、外购和自制研发的清扫设备,以改善路基保养养护手段。小修工作方面,在原礼泉烟霞机械化养护中心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已整合了沿两线两河区域分布的咸阳路桥的7个拌合厂(两线即G312、G211,两河即泾河、渭河),又新建了彬县太峪机械化养护中心,重新划定了辐射范围,定位以路面小修、中修、应急抢险功能为主,努力提升路面小修工程质量和机械化作业水平,相信随着机械化养护中心的发展壮大,公路养护的机械化程度将不断提高。
思考三:考核工作应持之以恒。抓工作的重点是要抓落实,抓公路养护的关键在于抓长效考核。目前,全省干线公路的考核体系已经健全,省公路局坚持季度检查考核,市局、县段坚持月检查考核,道班坚持日巡查。通过量化指标、道工上路、作业内容、完成标准、完成时限等内容的考核,极大地促进了公路养护各项工作的认真落实。咸阳干线公路在此基础上还总结出了捆绑考核、末位处罚等富有地域特色的检查考核办法,并通过持之以恒地考核不断推进工作,建立有效的长效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