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雨雾天气不断,道路安全管理工作形势严峻。为有效预防和减少雨雾天气引发的公路交通事故,渭南管理所结合近期开展的集中整治“三防一疲劳”和冬季安全保畅专项活动精神,根据所辖道路通行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加强道路安全管控,着力构建六大机制,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一是构建责任落实机制。渭南管理所定期召开安全保畅会议,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就当前道路安全保畅工作作出部署。结合工作实际,开展调查研究,找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加强处置力度。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工作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并结合各类安全工作计划和道路保畅工作预案,不断细化措施,紧抓责任落实,分解任务到各个股室,由专人负责,确保道路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二是构建安全教育机制。按照上级部门工作会议要求,渭南管理所制定安全生产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坚持安全例会制度。加强对干部职工安全培训教育,增强干部职工对恶劣天气保畅通、保安全的认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重点做好所辖路段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加强恶劣天气下道路运输安全和驾驶员、巡查员、清洁工等一线员工的安全教育工作,保持安全生产运行平稳。
三是构建恶劣天气预警机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查看内部气象网预知3-7天天气情况,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恶劣天气信息沟通共享机制,及时预警,提前做好应对恶劣天气物资储备调控和路政巡查工作部署,重点加强对桥梁、高速公路的巡查和监控,及时处理路面病害,保持路面清洁,加强对重点路段、病害路段、施工路段的安全防护,保障通行顺畅,做到恶劣天气早知道、早准备、早防范。
四是构建多方联动机制。加强与高速交警、电子公司、沿线单位的信息互通,建立路政、养护、收费、治超联勤联动。从发布交通管制信息、车辆紧急疏导分流、突发交通事故应急处置、部门联勤联动保畅通四个方面,建立高速公路联动机制,根据天气能见度和路面状况,加大路政巡查力度和频率,一旦发生突发事故,迅速做好车辆疏散、救援、清障等工作的衔接和协调,最大程度争取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五是构建信息报送机制。管理所建立路政巡查路面视频监控、收费(治超)站通行车辆监控,管理所值班室信息平台共享和所监控室全局网络监控四大监控体系,全方位、全网络、立体实现对所辖路段车辆实时通行情况和道路通行情况的管理。使用ADC信息报送平台和巡查车辆云台摄像机构建全新的管理所指挥平台,实现了路政巡查、各收费治超班长、管理所所长的多级指挥网络。安排专人负责高速公路路况信息发布工作,及时通过网络媒体、LED可变情报板和显示屏以及在道路两侧、收费站设置标志标牌和温馨提示牌等措施,及时提醒广大司乘注意行车安全,合理安排出行。
六是构建文明服务保障机制。不断加大路政、治超队伍的文明执法力度,在执法过程中遇到需要帮助的司乘朋友,积极主动提供帮助。各收费站做好微笑服务和温馨提示工作,遇到突发事件时,在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确保道路安畅的同时,主动为司乘解释道路拥堵原因,提供力所能及的便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