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质监动态
省站组织完成了10个市站2007年监督工作的半年检查
来源:综合技术科
发表日期:2007-08-20 00:00:00
点击量:3381
    
    
    
   
   
 
     根据《陕西省交通厅关于贯彻落实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监督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省站于7、8月的中上旬组织人员对全省10个市站的监督工作进行了半年检查。
     一、检查的方法、内容
     本次检查由站领导带队,聘请常年在地市工作的2位退休的市站站长作为专家、对应抽调市站技术人员和省站业务骨干共同组成检查组。共计有17人次参加检查,对应抽调市级质监站人员13人次,动用车辆10台,行程近15000公里。检查组分为专家组、外业组和内业组3个小组,通过听(听质监工作汇报)、看(专家全面查看)、测(外业实测关键指标)、查(内业检查相关资料)、议(检查组内部讨论)、谈(与市交通局的领导及检查各方座谈)的方式开展工作。
     检查内容主要涉及有市站2007年上半年监督工作情况,抽查今年直接监督工程项目,查看通村水泥路等三个方面。对10个市站上半年监督工作台帐和监督检查计划、通知书等进行了查看;对市级质监站今年直接监督的33个工程项目进行抽检,其中涉及路网工程18个,通乡油路工程12个,农村公路的独立大桥工程3个;并查看了13 个区县的通村水泥路21条。
     二、市级质监站监督工作情况
     全省10个市站均能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质量监督工作的政策、法规及技术标准规范,各项工作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工作分工清晰、职责明确。能按照省交通厅要求的监督工作范围开展工作,实行监督责任人(组)制度,认真履行监督程序,落实质量责任,上半年对220个工程项目进行了512次监督检查,对已开工工程项目的监督覆盖率达到100%。质量鉴定检测工作做到了客观、公正,并按市交通局的要求积极参与施工图设计评审和建设市场信誉评价管理工作。在通村水泥路监督管理工作中,对有关的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通过举办业务技术培训班,帮助建立试验室,现场检查检查等方式监督指导通村路建设。
     各市交通局也加大了对质监工作的投入,加强了监督力量,全省市站共有编制97名,实际在岗10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9人,工程师29人,专业技术人员79人(占在岗人员的79%);监督用车共计27辆,技术人员达到人均一台电脑。同时各市站也积极完善自身建设,咸阳市站现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西安、宝鸡、咸阳、渭南市站受市交通局委托开展了行政执法,铜川、商洛市站直接监督本市的通村水泥路工程;榆林、汉中市交通局将市站监督检查问题的整改落实与工程项目的计量支付相结合,渭南、汉中市交通局在保障市站人员生活住宅的基础上又为市站单独征地进行办公楼、试验市基地的建设。
     三、市站监督工程的质量情况
     抽查到各市站直接监督工程项目均实施了“政府监督、法人负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单位通过招标选择了施工、监理单位,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也基本建立,施工、监理的内业资料能够反映实际的工程质量。各参建单位的质量意识也有较大的提高,能够重视质量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加强了对重要工艺、工序的管理,注重对压实度、强度等关键指标的控制,能够通过标准试验、配合比、试验路段等指导工程施工,使用检测数据分析、评价工程质量。
工程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管理工作不细致,执行规范不严格和工序衔接不紧凑等问题,这些问题在重点项目、养护大修和通乡油路中均有表现;现场的监理、施工技术人员缺乏且业务技能还有待加强;有些已不能满足施工需求的陈旧老化机械设备还在使用,有些必备的试验检测设备现场没有;对设计文件的变更较多、执行不到位;有些原材料不经检验或明显不满足规范、设计文件的要求就直接使用,部分标准试验、配合比与工程实际不相吻合,不能全面指导和控制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工作不细致、不全面,存在隐患,特别是边通车边施工的改造工程尤为明显。
     四、通村水泥路的质量情况
     查看到的通村水泥路施工现场管理基本有序,工程质量总体情况较好。但也存在线形控制不佳,切缝、灌缝不规范,养生还需加强等问题。
     这次的检查得到了各方的一致认可,普遍认为检查工作组织有序、扎实认真,发现问题准确、全面,要求和建议客观、务实,明确了市站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和要点,加强了市站间的工作交流学习,促进了市站监督工作发展,规范了路网、农村公路质量管理工作。
   
Copyright © 2019 陕西省交通运输工程质量监测鉴定站 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9021号

地址:西安市唐延路6号 邮编:710075 电话:029-88869237

网站地图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