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基本实现了市市拥有一级客运站、县县拥有二级客运站,100%乡镇和88%建制村通班车。交通文化大发展。唱响了“大爱在心、为民开路”的交通精神,打造了“微笑服务”、“温馨驿站”等交通服务品牌。陕西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支撑了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让广大农民群众切身享受到了实惠,在田间地头就能交换产品,在家门口就能坐上班车,实现了路通、车通、民心通。
五年一度的交通运输部全国公路养护管理建设综合检查在2011年7月举行,检查组评价:陕西交通是“中西部地区的条件,东部地区的理念,发达地区的水平”。交通运输部宣布:陕西已经跨入了全国公路养护管理先进行列。
2011年12月11日,省委书记赵乐际在会见交通运输部李盛霖部长时说:我们陕西交通这支队伍,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能吃苦的队伍,能奉献的队伍。
2011年12月6日,省长赵正永就2011年陕西交通运输工作发展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困难最大、干劲最足、措施最实、效果最好。
交通运输部李盛霖部长说:陕西这几年,不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快,精神文明工作抓得也实,成效显著,尤其是在很多方面,给全国积累了经验,创造了典范。
2012年1月5日,省委常委、副省长江泽林在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上说:这些年陕西交通发生巨变,没有交通人苦干、实干、拼命干,不会达到这样的好效果。
省厅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在陕西省社科院的民意调查中,“道路交通建设”群众满意度居首位。
这些成绩背后,凝聚了广大交通建设者、管理者的心血和汗水,是广大交通人辛苦劳作的回报。
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交通运输部对陕西交通运输事业的鼎力支持,还有以“大爱在心,为民开路”为己任的陕西交通人的不懈拼搏,造就了陕西交通事业发展的凝聚力和破解难题的动力,推动着陕西交通运输各项工作顺利向前推进。
展望未来,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在今年初召开的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上提出:未来五年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现代交通、奉献一流服务为主线,坚持“科学办交通、合力办交通、勤俭办交通”新的发展理念,以打造全国交通枢纽和西部交通强省为目标,继续加快公路建设,大力加强道路运输,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使我省交通在西部率先发展、率先突破、率先跨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西部强省提供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按照“畅通高速公路、优化干线路网、完善农村公路”的原则,以“扩容、连接、升级、网化”为重点,加快实现公路总量上规模,结构更合理,路网更完善,服务更优质。高速公路大通道全面贯通,“十二五”高速公路建设投入1700亿元以上,新建高速公路2000公里以上,2012年高速公路突破4000公里,2015年突破5000公里,以西安为中心形成北向2条大通道、向南5条大通道、高速公路出省通道达到23个。所有具备条件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交通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前列、西部领先。一个现代化的高速公路网络将承载起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腾飞。
一、 攻难克艰“十二五”交通建设实现开门红
2011年,受国家宏观调控金融政策影响,公路建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困难,在省委省政府关心帮助下,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干部职工攻难克艰,全年全省交通建设实现了“十二五”开门红,全省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43亿元,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高速公路建设:全年续建15个项目,建设里程1444公里。新开工3个项目。建成高速公路500公里,新增里程400公里。
干线公路建设:全年新建、改造G210西乡至镇巴、耀州至旬邑等项目约660公里。建成G210榆林过境等5个项目,新开工神木至盘塘、S301店塔至红碱淖等项目。
农村公路建设:全年实施县乡公路改造及水毁修复约2230公里、通村水泥路建设及水毁修复约1640公里。建设规模3870公里。新建渡改桥约2200延米,整治危桥5400延米。
公路养管工作:整治路容路貌、强化安全保畅;陕西省交通运输厅(机关)荣获中央文明委“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加强源头治超,建立治超长效机制。在交通运输部五年一度的干线公路养管检查评比中,荣获“十一五”全国干线公路养管工作先进单位称号,综合排名由“十五”期间的全国第十四名跃升为西部第一。
交通运输保障:省境内5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通过部省联合审查,西安城南、城东、咸阳机场等综合客运枢纽建设进展顺利。公路运输生产快速增长。开工建设我省首条国家高等级航道汉江安康至白河段。
二、“科学办交通,合力办交通,勤俭办交通”开创新局面
我省提出“科学办交通、合力办交通、勤俭办交通”新的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指导思想,按期保质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二五”交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扭住加快不放松。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公路建设的决定》,成立了加快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全省交通系统按照“目标不变,力度不减,干劲不松”和“保证在建的、开工必须的、缓建不紧迫的”要求,全力推进高速公路建设。把勤俭节约当做一种态度,一份责任,勤俭办交通。
三、科技进步让陕西公路内实外美
交通运输科技显著提高了我省交通运输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引领和支撑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省交通运输厅组织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材料与结构、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展开研究,并研究了延长沥青混合料施工的有效工期。85%以上的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90%以上的项目成果在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得到了应用,行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左右。近5年来,省交通运输厅共立科技项目225个,投入资金3000万元。截至目前,项目成果获得国家、省部科技奖项81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结合陕西省“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我省将智能化交通管理技术、综合运输技术、现代物流技术、绿色交通技术、公路快速养护技术以及交通安全保技
术等6方面作为“十二五”交通运输科技发展方向。
四、铁腕治超六大举措捍卫公路建设成果
省交通运输厅深入推进依法治超、长效治超、科学治超,“治超长效机制建设年”活动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1年底,全省累计检测车辆4673万辆,查处超限车辆8.42万辆,平均超限超载率0.18%。货物装载源头有效监管率为97.3%。陕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长效治超六大举措:加大源头治超工作力度,落实装载企业监管责任;调整完善高速公路治超模式,充分发挥计重收费经济调节作用;优化治超网络布局,合理调整治超检测网络和治超力量;全面推进治超信息化建设,提高科技治超水平;加强监督考核,落实治超责任。出台《治超长效机制建设年活动阶段性考核验收指标》;加强大件运输通行监管,确保公路运行安全。
五、“绿色通道”惠农利农
陕西交通运输部门采取多种优惠政策惠农、利农。全省开通“绿色通道”13年来,减免范围和幅度不断扩大,里程不断延长,减免金额逐年增加。已累计减免公路通行费22.7亿元,仅2011年,绿色通道减免金额就达9.1亿元。截至目前,陕西省交通部门共设立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运输网络服务站点345个,所有收费公路全部开通“绿色通道”,其中高速公路3803公里。
六、我省国道主干线高速公路基本建成,84个县区通达
省交通运输厅率领全省交通系统干部职工,团结一心,自加压力,逆势而上,采取得力措施,寻求各方支持,使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800公里,继续保持西部第一、全国领先。高速公路通达全省84个县(市、区)。
七、通村客运让1900多万农民告别乘车难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全省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加快发展通村客运,1900多万农民群众告别了乘车难。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有农村客运车辆11570辆,农村客运站点9630个、班线3316条,平均日发37261班次,通车乡镇1570个,通车行政村24716个,全省乡镇班车通达率达到100%,行政村班车通达率达到90.5%。一个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节点、以村组为末梢,覆盖广、通达深、城乡连、换乘便的农村客运服务网络正在形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八、“职工书屋”繁荣交通运输行业文化提升软实力
近年来,陕西交通系统在加快交通建设的同时,把建设“职工书屋”作为改善行业民生、惠及职工群众、促进行业和谐的重要工程,扎实推进。截至2011年底,全系统已建成职工书屋134个,电子阅览室90余个,共藏书13万余册。建成国家级职工书屋5个。“职工书屋”成为广大交通职工重要的知识之源和温馨之家。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提出了在远离城镇的高速公路基层单位全面推进惠及交通职工的“四个一工程”。全省交通运输系统依托职工书屋建设,在全行业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充分发挥“职工书屋”的载体作用。
九、超前公路项目储备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夯实基础
省交通运输厅采取有力措施,对“十二五”计划实施的项目列出详细时间表,集中力量,突出重点,限时完成,有序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省交通运输厅强化前期工作责任制,一方面紧抓国家调整公路网的机遇,按照“谋划一批、推进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确保2011年底前完成了一批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项目前期工作,为2012年争取国家投资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对列入“十二五”规划项目的前期工作,制定计划,有序推进,做好储备。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公路交通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
目前,我省列入“十二五”高速公路建设规划项目工可研报告均已编制完成,其余前期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十、水运航运建设让沿江沿河群众出行更方便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2011年,陕西水运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水运建设项目——汉江安康至白河段航运建设工程开工建设。建成后,我省又将增加一条通江达海的重要水路通道。省交通运输厅以打造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目标,水运、航运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力度为历史上最大时期。全省水运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约0.8亿元。全面完成了水运重点建设项目汉江漩涡至安康航运建设工程和喜河库区航运建设工程。完成了安康紫阳港客运码头、汉江流水镇货运码头及55个小型工程建设任务。《陕西省水路交通管理条例》于2008年12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水路交通立法工作实现历史性突破。加大了农村渡口改造力度,出台了《陕西省农村渡口及小型码头建设管理指导意见》,五年改造渡口189处。全省改造木质渡船225艘,全面完成全省木质渡船改造任务,极大方便了黄河、汉江水网地区广大群众的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