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工挖孔桩安全事故类型
人工挖孔桩的安全事故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 人、坠物落掉入桩孔造成事故。
(2) 孔内有害气体含量超标造成事故。
(3) 触电事故。
(4) 塌孔造成事故。
2 安全技术控制措施
2.1 施工前安全准备
在施工前要做好以下工作:
(1) 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学习公司的规章制度,提高安全责任意识,加大隐患排查力度。
(2) 组织施工技术人员熟悉设计图纸和地质勘察报告,研究制定施工控制程序,明确控制重点及责任人。
(3) 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组织学习操作规程;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4)机具设备由专人检查,保证其完好率,并制定施工机具设备的保养制度。
(5)劳动保护用品在开工前按要求发放到员工手中。
2.2 施工中安全控制重点及应对措施
在进行人工挖孔桩施工时,首先应做好孔口围护措施。井孔周边必须设置安全防护围栏,高度不低于
为了防止施工人员在上下时坠落,不得用人工拉绳子运送人员或脚踩凸缘上下桩孔,而必须另配钢丝绳及滑轮且有保护装置,或使用安全爬梯上下,孔内必须设置应急软爬梯或设置尼龙绳,并随挖孔深度增加延长至工作面,供人员应急使用。井内人员必须乘专用吊笼上下,不得乘坐吊桶或脚踩护壁上下井孔。
2.2.2 坠物落入孔内的预防措施
许多工程施工时,挖孔工人为图方便,常常将挖出的土在孔边堆得很高,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对工人进行管理的同时,应安排专人把挖出的土石方及时运离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四周1 米范围内。孔深挖至超过挖孔人身高时,在孔口或孔内装设半圆防护板(网),并随着孔深增加而往作业面下引,吊渣桶上下时,孔下作业人员应避于护板(网)下。
2.2.3 起重工具失灵的预防措施
在开工前应该检查起重工具的各个部位是否完好,防止施工过程中吊索断裂导致的物体打击。使用的电葫芦、吊笼等应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动卡紧保险装置,电葫芦宜用按扭式开关,上班前、下班后均应有专人严格检查并且每天加足润滑油,保证开关灵活、准确;铁链无损,有保险扣且不打死结;钢丝绳无断丝。支架应稳定牢固,使用前必须检验其它安全起吊能力。
2.2.4 孔内有害气体含量超标造成事故的预防措施
地下特殊地层中往往含有CO、SO2或其它有毒气体,人工挖孔桩深度超过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每隔2小时出孔休息并用鼓风机向孔内送风5min;当人工挖孔桩深度超过
2.2.5 防触电措施
在工程中常常使用潜水泵进行抽水,一般的预防触电的措施是抽完水后才允许挖孔,并且采用电流为15mA 的漏电保护器。但是如果地下涌水量较大,工人挖桩时往往会一边抽水一边开挖。因为如果抽水时工人在桩外等候,待抽干水后再进入内挖桩,此时桩内的水又冒了上来,根本无法往下挖,这样施工就很容易触电。因此,为保证安全施工,解决挖土与抽水的矛盾,可用深水泵代替潜水泵抽水,因为深水泵抽水时是将抽水管伸到桩内抽水,管不带电,这样就可以边抽水边挖土。
施工现场的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必须由持证电工操作。用电设备必须严格接地或接零保护且安装漏电保护器,各桩孔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用。孔上电缆必须架空
2.2.6 塌孔的预防措施
塌孔是人工挖孔桩施工中对工人的生命安全最大的威胁之一,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如下。
(1) 流砂导致塌孔
预防流砂最好的方法是选择枯水期进行施工,在多数情况下,采用人工挖孔桩的工程地下是没有承压水的,如果能避开雨季进行施工最好。在地下水位较高,或地表水丰富,土层有粉砂或细砂层时,则极易形成流砂,如不采取措施将导致护壁外的砂流失,导致井壁下陷或崩塌,所以在遇到流砂时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处理。首先,将护壁减少到
(2)护壁不放钢筋导致塌孔
据调查,这是导致塌孔的最主要原因。在护壁的设计上,有些设计人员认为可根据土质的情况决定是否配置护壁钢筋,这本无可厚非,但对环境影响考虑不多,比如在大雨之后就可能导致土压力增大而塌孔。所以,考虑施工环境的不确定性,护壁也应适当考虑配置钢筋。
当相距
白 杨供稿